卓越工程师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领导干部讲授 2025年秋季学期“思政第一课”

发布时间:2025-10-10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为引导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9月29日和9月30日下午,卓越工程师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党委书记邢大立、院长陈伟分别走进综合教学楼课堂,为2024级学生讲授2025年秋季学期“思政第一课”,将思想引领与专业成长相结合,为学生注入成长力量。

9月29日下午,邢大立书记在6E104教室为202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授课,以“传承抗战精神,凝聚伟大力量”为主题,带领同学们重温那段烽火岁月。他从九一八事变国难、华北事变危机,到全民族抗战觉醒,清晰呈现侵略与抗争历程。课堂上,他重点讲述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百团大战重创敌军的战役,以及杨靖宇“空腹战至最后”、赵一曼忠贞就义的英烈事迹,阐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与“百折不挠”的必胜信念。他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鼓励学生将抗战精神转化为技术攻关的动力,把个人专业发展融入民族复兴伟业。

9月30日下午,陈伟院长在6E208教室为2024级机器人工程专业学生带来“19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青年使命”主题授课。他以“时代背景—精神境界—当代价值”为主线,结合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资料,解析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客观条件。以马克思克服贫困流亡、坚持理论创作的经历,诠释“勇于砥砺奋斗”的人生境界。他引用习近平总书记“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论述,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鼓励学生以马克思为榜样,将“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追求融入专业学习,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以技术创新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两场“思政第一课”虽主题各异,但均以历史为基、以精神为魂,既有深刻的理论阐释,又有鲜活的历史案例,让学生在回望历史中坚定理想,在感悟精神中明晰方向。同学们纷纷表示,将把课堂所学转化为成长动力,以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工程师。

(撰稿:黄培灿,一审:毛焕章,二审:张敏,三审:邢大立)

打印责任编辑:毛焕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