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内容
1.学院总体介绍:
东莞理工学院工程师学院(下称工程师学院)是学校按照新模式建设的、具有独立建制新型二级学院,旨在整合聚集校内外优质师资队伍和教育资源,打造新工科建设引领区和工程教育改革示范区。
工程师学院面向国家战略急需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对接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智能制造产业、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布局,设置三个本科专业,分别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机器人工程专业。强化与腾讯、商汤、京东、网易、联想、科大讯飞、台达电等龙头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合作共建深度,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与敏捷联动,营造卓越工程师成长的优沃生态。
工程师学院施行“注重基础、强化复合、加强实践、突出应用、全面发展”的培养理念,构建“工程化环境、项目化载体、团队式指导、协作式学习”的新型学习生态,着力推进本硕博贯通培养。按照“工程逻辑和产业需求为导向,产教融合、校企协同为途径,理工一体化设计为核心”三大原则,打造“理实一体、能力进阶”为特征、涵盖“课程-课程群-专业-工程化”四级项目课程体系,将产业企业资源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应用型”特质,打造符合卓越工程师成才规律的特色化人才培养体系。
2.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 主要课程 | 就业方向 | 毕业生就业单位 |
智能制造 | 高等数学CI、线性代数、高级(C\C++)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数学CII、普通物理学I、普通物理学II、复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电工电子学A、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技术、工程力学、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计算方法基础、数控技术、微机电设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Java程序设计、智能物联制造系统与决策、智能运维与健康管理、人工智能基础、工业大数据导论等 | 先进制造、数字控制、人工智能、工业软件、数字系统、智联车联等。面向制造业的智能化创新,数字化与工业化融合产业
| 2023年开始招生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高等数学CI、线性代数、高级(C\C++)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数学CII、普通物理学I、普通物理学II、复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电工电子学B、人工智能基础、Lunix操作系统、嵌入式微处理器结构与应用、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技术、Java程序设计、三维建模和动画、深度学习应用、计算机网络、数字图像处理、数据库系统、计算机图形学、动画设计制作、人工智能基础、元宇宙XR原理等 | 元宇宙、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网络与算力、数字交互等相关数字技术产业
| 2023年开始招生 |
机器人工程 | 高等数学CI、线性代数、高级(C/C++)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数学CII、普通物理学I、普通物理学II、复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基础、机器视觉、机器人学、人工智能基础、物联网技术、EDA技术、Python语言及应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产品造型及三维软件技术、深度学习等 | 智能C端、智能感知与定位、多传感器阵列与多维信号 处理、自动目标识别、多模态信息处理、智能机器人控制等产业 | 2023年开始招生 |
3. 人才培养特色:
3.1 聚焦国家经济社会紧缺急需领域和重大战略
工程师学院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聚焦国家经济社会紧握急需和重大战略,根据相关产业和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拓宽专业口径,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培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的卓越工程师。
3.2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师学院组建一支具有国际视野、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强化工学结合,推行项目制、模块化、进阶式培养。通过课程知识的项目化构建,培养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
3.3践行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
工程师学院践行以生为本理念,增强学生在全球化时代的持续发展能力。探索本硕博贯通式培养,为有志于工程技术创新的青年学子提供空间;推进创新创业与个性化教育,确保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